“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戰略任務。近年來,在教育部黨組和國家語委的統一部署下,語言文字系統積極作為,大力實施推普助力脫貧攻堅行動,為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作出積極努力。”在教育部今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,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徐曉萍說。
徐曉萍說,具體來看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:
第一,合力推進推普助力脫貧攻堅。成立由25家國家語委委員單位組成的推普助力脫貧攻堅部際協調小組,合力推進推普助力脫貧攻堅行動。教育部、國家語委聯合國務院扶貧辦,與中國移動和科大訊飛簽署《“推普脫貧攻堅”戰略合作框架》,推廣“語言扶貧”APP項目;與共青團中央聯合開展“推普助力脫貧攻堅”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,組織239支實踐團隊2291名大學生深入貧困地區開展普通話培訓和推普宣傳,讓大學生深入中西部貧困地區了解國情,涵養家國情懷,增強愛國意識,在實踐鍛煉中成長成才;加強貧困地區幼兒普通話教育,與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在9個省區開展“學前學會普通話”行動,阻斷貧困代際傳遞。組織北京、浙江等東部6省份加強對“三區三州”推普助力脫貧攻堅的對口支援。
第二,加強重點人群普通話培訓。委托“三區三州”所在省份以及內蒙古、廣西、貴州等中西部省份開展少數民族教師、農村骨干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升示范培訓。指導推動地方開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青壯年農牧民、基層干部等普通話示范培訓,并與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相結合,增強青壯年農牧民學習普通話的針對性、有效性。據統計,2019年,中西部12省份培訓教師46.3萬人次、青壯年農牧民195.8萬人次、基層干部21.3萬人次。
第三,建設普通話學習資源。組織編寫《幼兒普通話365句》。研發《普通話1000句》94集微課程。在“語言扶貧”APP上線央視農業頻道關于農業科技知識的節目資源。
第四,加強語言扶貧研究。指導召開以語言扶貧為主題的論壇“中國語言扶貧與人類減貧事業論壇”,發布首個以語言扶貧為主題的宣言《語言扶貧宣言》。
第五,上下協同、共同推進。將民族地區推普助力脫貧攻堅情況納入2019年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的指標體系。各地積極制定落實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的時間表和路線圖,結合各地實際采取形式多樣的舉措,推動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取得積極進展。